教育新视|“老师白洁高义”的观点交锋 | 大众日报-凯发app平台

老师白洁高义

  脑机接口大神起底,除了马脑机接口大神起底,除了马斯克的另外半壁江山斯克的另外半壁江山

  脑机接口,不止马斯克。

  这是一款脑机接口设备,叫

  它是一种“视网膜视觉假体”,作用是

  具体治疗过程分成两个部分:

  第一步,提前向患者的视神经细胞注入一种特殊的蛋白质,这种蛋白质会对一部分细胞进行改造,让它们变得对特定波长的光敏感,成为新的“感光细胞”;

  第二步,把“科学眼”植入患者的视网膜。它是一块高分辨率led显示膜,发出的特定波长光能够驱动改造过后的视神经细胞——由此,它们就能向大脑发出信号;

  之后,这些信号会在患者大脑中重新被解析成视觉图像。

  依托这种方法,

  神奇吧?听上去挺像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整出来的活儿。

  不过,“科学眼”跟neuralink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;

  而是之前马斯克同志在

  他们的新公司,名字就叫

  目前总融资1.6亿美金,在所有做脑机接口的公司里,算最多的那一拨。

  虽然2024年的脑机接口领域,局面看上去仍然像是neuralink的一枝独秀;

  但事实上在北美,还有众多像hodak一样的明星创业者——

  不论竞争对手如何吸睛,他们同样在这条看似科幻的赛道上狂飙突进,尝试让“科学眼”这样的产品为人类进化贡献力量。

  据估计,脑机接口在当下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20亿美元,而它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惊人的17.5%;

  到2030年前后,总市场规模将会超过60亿美元。

  这是一片群雄逐鹿的旷野,未必马斯克会是唯一的赢家。

  我们深挖了北美bci领域的创业者,发现这些大神每一位都在做着非常了不得的事情。

  (以下排名不分先后)

  01maxhodak:science创始人&ceo

  “豁达哥”是马斯克的老伙计,之前的neuralink联合创始人兼总裁。

  《财富》杂志曾经有过报道:neuralink成立初期,hodak其实是

  hodak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少年天才:他出任neuralink总裁时,年仅28岁;

  在杜克大学读本科时,老师是享有盛誉的“脑机接口之父”miguelnicolelis;

  大二那一年,他就跟同学一起做了一款为学生提供大学录取相关信息的app,并且拿到100万美元的融资;

  23岁,他又创立了基于云服务的生命科学研究平台transcriptic,让科研人员能够通过远程操控机器人完成各种各样的实验、测试和模拟。

  后来这个项目被googleventure看中,累计融资超过3000万美元。

  而现在,他的最新成果science公司,主营业务有两个:

  其一就是前面提过的

  其二是去年,他们开放了一个晶圆设计与生产服务平台

  这个项目上线第一年收入约210万美元,今年收入预计增长4倍。

  后续,science还计划推出针对听觉恢复的产品,据说体积只有传统耳蜗植入设备的1/5。

  我猜“豁达哥”身上,应该还有更大的野心。

  02thomasoxley:synchron创始人&ceo

  bci领域另一位明星级别的创业者,无论是从成绩还是从形象上看。

  说来神奇,oxley其实应该算得上“豁达哥”的竞争对手——但他的公司却在22年拿到了“豁达哥”本人的投资……

  oxley本人是一名

  直到现在,他依然在美国西奈山医院担任神经外科的指导医师,同时还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担任教授。

  在synchron之前,oxley还创办过两家公司——

  一家是2015年在墨尔本成立的vasculab。这家初创公司,专注于在澳大利亚为各个领域的医护人员提供最为前沿的医学培训、教育以及相关的医疗设备。

  oxley现在依然是公司的医学总监。

  而另一家,是2012年成立的smartstent。

  这家以治疗瘫痪为目标的医疗科技设备公司,曾经有过一款颇受关注的旗舰产品;

  但2016年,smartstent被oxley本人创办的另一家公司收购——

  收购他们的正是

  而公司之前的旗舰产品,也摇身一变,以新的形象变成了synchron公司的“拳头”。

  这款产品就是

  stentrode

  一种支架(stent)形态的微型电极阵列,用于采集脑电信号。

  与一般的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不同,stentrode的植入方式是:先通过颈部的微创手术从静脉血管进入体内,再经由静脉内的血流被输送到大脑皮层周围的旁边的大静脉;

  之后支架会逐渐展开与血管壁贴合,再由电极开始采集神经信号。

  因为整个过程不会直接穿过脑组织,所以相比传统的bci植入方式,风险更低。

  stentrode收集到的信号,后续会由跟它配套的接收器和软件系统翻译成计算机指令,从而赋予瘫痪患者通过大脑控制外部设备——比如用电脑上网冲浪、发邮件等等的能力。

  stentrode由oxley本人研发。创立synchron后,oxley把前面提到的这一整套技术产品统一打了个包,然后起了个名字叫

  后来他还带着这个switch上了ted。

  oxley在ted介绍stentrode

  目前,synchron累计融资了

  因为技术方案更加安全,早在2020年,synchronswitch就在澳洲开启了人体临床试验;

  到2023年底,已经有

  早期参与试验的患者都展现出了较好的恢复状况。

  受试者用意念驱动光标打字

  03bryanjohnson:kernel创始人

  这位更是重量级,称得上是北美科技圈的一大神人。

  一方面,是因为此君之前创办了著名的移动支付技术公司

  braintree在鼎盛时期收购了另一家移动支付公司venmo;转年,又以8亿美金的价格被卖给了paypal。

  自此,johnson老哥实现了财务自由。

  而这之后他身上发生的科幻故事,就是另一个让他为世人所知的点了……

  概括起来就是,johnson现在每年要花费200万美元,执行所谓的

  比如,每天吃100多片各种药物;以及,跟自己17岁的儿子和70岁的父亲互相换血,等等。

  三代换血现场

  更多让人大受震撼的事情,相关报道很多,就不在这多说了。

  想说的是,这个计划之外,johnson也没完全闲着:

  同样是在synchron成立的2016年,johnson自掏1亿美金,创办了脑机接口公司

  和前面几家公司相对激进的路线不同,kernel的主要产品,是一个非侵入式的外戴头盔,名叫

  kernelflow2

  不起眼吗?

  这个第二代最新款产品flow2,定价

  它的功能,是能够监测佩戴者的大脑活动,并生成高分辨率的血液动力学和脑电图(eeg)图像;

  并且,这些收集到的数据经过ai和机器学习工具的挖掘,可以被用于研究一些药物(如氯胺酮)、酒精对于大脑的影响,评估抗抑郁治疗手段的效果,以及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水平,等等。

  目前kernel一共拿到了

  不过……johnson现在也不是这家公司的ceo了。2023年初,他就把职责交到了公司的ctoryanfield手里。

  至于他自己,应该是专注回“返老还童”上了吧。

  04benjaminrapoport:

  neuralink前创始成员,另一位马斯克之前的老伙计。

  除此之外,rapoport本人也是一名神经外科专家,哈佛大学医学院毕业,而且同样在美国西奈山医院担任职务,跟oxley算得上是同事了。

  这位老师之前在业界的经历相对比较简单,能力值更多是点在了学术研究上;

  他在precision有个创始搭档michealmager,目前担任公司的ceo,也是哈佛大学的校友。

  不过mager本人似乎也比较低调,工作经历也没有太多可说的。

  mager在linkedin上连照片都没

  precision目前的主要产品叫

  thelayer7corticalinterface

  作为一种

  阵列本身的厚度仅为人类头发的1/5,薄膜的形态也被设计成可以弯曲,贴合大脑表面而不损伤脑组织。

  不过,

  植入过程

  precision希望可以借由这种设备,收集到更高精度的语言、视觉和运动信号,从而帮助瘫痪一类的患者重回正常生活。

  这款设备在去年

  目前precisionneuroscience总融资约

  05mattangle:paradromics创始人&ceo

  mattangle是从学界“下海”的一个典型代表。

  后来他发现自己正在研究的技术有可能改变产业格局,以及很多人的生活。

  于是后来,他的公司有了这样的产品:

  connexusddi

  工作的底层原理跟其他类似的竞品差不太多,connexusddi的竞争优势在于更多的电极数量(

  另外,paradromics坚持使用经过医疗验证过的材料来制造产品,这让connexusddi的植入对人体更加友好,且适合长期植入。

  可能是因为技术路线看上去更加务实,paradromics在行业里也比较受投资人的欢迎,目前总融资额

  去年5月,他们的设备同样获得了

  06floriansolzbacher:

  solzbacher教授属于是一位标准的学界大佬。

  他是犹他大学教授、前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主任、前犹他州纳米制造实验室主任、ieeefellow、aimbefellow、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……

  除了一大堆学界头衔以外,他还是多家科技公司的联合创始人。

  最关键的,是他跟脑机接口的“祖师爷级”技术

  犹他阵列是一种高密度、

  早在2004年,犹他阵列就完成了第一次人体试验;到目前,已经有植入瘫痪患者的脑组织,并维持正常工作长达八年的记录。

  从安全性、有效性和使用寿命的层面讲,目前犹他阵列依然是最受业界认可的bci技术。

  犹他阵列

  blackrockneurotech目前在做的,依然在传统犹他阵列技术的基础上,提升通道的数量;

  他们的最新成果neuralace号称是拥有10000个通道的下一代bci设备,预计今年会投入使用。

  那么solzbacher跟犹他阵列的关系是什么呢?

  答:他在2008年收购了犹他阵列发明者创办的公司。

  开个玩笑,solzbacher教授本人的技术和经验还是很受业界认可的。

  blackrockneurotech的早期融资额超过了2000万美金,投资者里包括知名的“硅谷投资教父”

  而上个月底的最新重磅消息是:

  全球最大稳定币发行商tether宣布,要直接对blackrockneurotech进行高达2亿美元的投资,把自己一下变成blackrock的最大股东,也让blackrock一跃成为nerualink外融资最多的脑机接口公司。

  不得不说,这真是一种全新的组合,也不清楚会给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……

  结语

  如同开头所说,现在的脑机接口领域仍然是一片广阔的蓝海市场。

  而且随着各家bci公司技术的日益精进,fda这类监管机构也在不断释出更加优惠的政策。

  但终归,作为一种可能要直接与人类的血肉之躯发生深度融合的技术,想要普及开来,就必须要在技术之外有更多的考量。

  首先是安全,其次可能还有伦理道德,以及更多层面的因素。

  马斯克和neuralink无疑是先进技术的代表,但却未必能代表先进技术的唯一发展方向。

  变数多,机会也多。

  我们拭目以待。

  责任编辑:郭明煜

联系凯发k8国际官方网站

网站地图